
在近期的一场国会听证会中,美国国防部长奥斯汀代表军方向中国发出了强有力的战争威胁,这引发了人们对中美之战是否马上到来的担忧。其实不仅是奥斯汀,其他美军高级将领也积极做好中美开战的准备。例如,美国空军空中机动司令部司令迈克尔·米尼汗猜测中美之战可能在2027年前后爆发,并要求部下制定提高部队作战能力的详细计划。
与此同时,中国也在积极做好战前准备。今年4月,国务院和中央军委公布文件对《征兵工作条例》进行了修改,其中新增的规定同意各级政府和军事机关在国家公布动员令和其他国防动员措施后,根据需要征召退伍军人和依法征募公民。此外,中央军委还批准了一项新规,为全国各地的民兵武装配发21式作训服。这一举措意在让民兵武装重新引起人们的关注,激发国内民众的危机意识,为未来可能的挑战做好准备。
这一系列事件表明,无论是中国还是美国,都在增加对军事领域的投入,提早进行战争准备。从战略角度来看,中美之间的矛盾是系统性的,基本没有调解的余地。
从美国的视角来看,自20世纪以来,他们已经战胜了许多强大的竞争对手,包括纳粹德国、苏联等,并建立了全球霸权体系,成为了全球头号超级强国,然而,中国的崛起打破了美国霸权的幻想。中国虽然在千禧年期间的实力还不足以引起美国的关注,但在短短20多年的进展中取得了巨大的进步,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并在军事实力方面取得长足进展。
2022年,美国五角大楼在《全球战略风险报告》中承认,俄罗斯是目前急需解决的对手,但中国是长远未来的头号竞争对手,因为中国的迅速崛起将不可幸免地威胁到美国的霸权地位和西方国家的利益。因此,美国政客们开始将遏制中国进展作为一个重要话题进行讨论。
在中美关系如此紧张之时,人们不禁感到担忧,两国之间到底会不会爆发战争?
中美作为当今世界的大国,都拥有巨大的核武库。因此,如果中美矛盾升级为正面战争,可能会演变成核战争,甚至是第三次世界大战。然而,我认为中美不太可能发生大规模战争,而可能更倾向于"代理人战争"。
为什么这么说呢?第一,大规模战争通常需要充分准备,涉及到军事、经济、资源和后勤等多个方面。目前从现状来看,美国需要跨过大洋来与中国交战,这要求有强大的后勤能力,而这种能力依靠于健全的工业基础,包括从民用工业向军用工业的转型。然而,美国工业基础已经面临空心化的问题,远远无法与中国的工业体系相比。
此外,美国在印太司令部的实力也无法与整个解放军相提并论。如果美国试图与中国开战,将不得不从其他地区调动军队。一旦美国抽调其他地区的军队到亚太地区,像俄罗斯等早已敌对的国家,肯定会趁乱出手,掠夺美国在欧洲的核心利益。就连像德国这样的“半殖民国家”也有可能趁机脱离美国的掌控。这种后果可以预见,而这样的代价对于美国来说是无法承担的。
单论这两点已经足够让美国不愿冒险与中国发生大规模战争,因为这样的战争将导致双方同时受损,美国不仅会失去霸权地位,还有可能面临其他国家的反击。因此,大规模战争几乎是不可能的,但是"代理人"战争却是另一回事。
美国已经通过乌克兰冲突深刻体会到"代理人"战争所带来的好处,并且已经形成了一个成熟的模式。他们可以在台海、东海和南海等地区应用类似的战略。
对于美国来说,他们的核心目标是削弱中国的实力,阻止中国的进展,而不是彻底毁灭中国。这也是为什么美国最近一直在做战争准备,但并不是想直接与中国交战,而是更倾向于复制乌克兰的模式。
